中南建設等房企正在嘗試用機器人去取代部分人工,以減少工人數量減少和用工成本增加給企業帶來的困境。王石也曾公開表示萬科在關注機器人行業。
2008年,《機器人總動員》這部時長僅97分鐘的電影,沒有幾句實質性的臺詞,卻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影片通過使用后工業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符號對抗百年孤獨,WALL-E,一個落寞的機器人,默默地被指代了人類的自我放逐,被注入黃金時代的人文精神。
現實中,機器人也已經開始在某些領域代替人類做一些簡單、枯燥、危險并且需要大量體力的工作,建筑業首當其沖。
砌墻機器人、施工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多工種且身手不凡的機器人在建筑領域揮灑自如。這些機器人的存在,或許可以在我國“人口紅利”消失殆盡后,依然能讓國民經濟高增長。
建筑機器人將在春節后亮相
可以預見,春節后各個工廠“缺工”的報道又要頻繁見諸報端。越來越多的“90后”走進城市,和老一輩不一樣是,建筑工這樣又辛苦又低薪的職業,很難進入他們的視界。
對房企而言,用工成本是一天比一天高,先期大量資金投入又讓利潤被攤得越來越薄,開發商的日子也不好過。于是,提高建筑業的自動化變得十分迫切。
2014年被業內稱為“機器人元年”,企業通過不同方式涉足機器人產業的局面近乎瘋狂。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底,有70余家上市公司并購或者投資了機器人項目,而中國機器人相關企業的數量甚至超過了4000家。過去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長,2014年共計銷售3.7萬臺機器人,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機器人大國。
記者了解到,中南建設等房企正在嘗試用機器人去取代部分人工,以減少工人數量減少和用工成本增加給企業帶來的困境。王石也曾公開表示萬科在關注機器人行業。中南工業集團執行董事助理周楊說,目前公司正在做一些轉型,嘗試通過多種渠道在研究建筑機器人,主要用于住宅產業化的工廠和施工現場的重點環節。
周楊透露,今年中南會開始在內部選擇部分建造環節進行試點,從內部測試開始逐步推開,最終實現讓機器人代替建筑工人干活。
預制板交給機器人了
預制板是早期建造樓房常見的樓板,一般是在工廠澆筑完畢之后直接拿到工地現場蓋樓了。制作預制板時,得先用木板釘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鋼筋后,用水泥灌滿空心部分,等風干后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預制板了。
由于制作工序比較簡單,施工難度不大,且需求量大,預制板極有可能成為機器人切入建筑業的第一個環節。周楊認為,這種重復的可以標準化的工藝是最容易被機器人替代的,而且工人重復勞動久了會感到疲憊,可能會降低板材質量,但是機器人取代工人卻可以順利解決這一質量問題,生產出的預制板有統一的標準,質量安全有保證,制作好之后可以直接運到工業就可以投入使用。
更多資訊閱讀請關注東方華美辦公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