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2月4日在北京召開2015年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工作推進會。目前,全國ETC系統用戶數量已突破1400萬人;2015年將實現全國29個省份ETC基本聯網,主線收費站ETC覆蓋率達到100%。
去年12月,京津冀、蘇浙滬皖等14個省市實現聯網運行,ETC覆蓋范圍達到了5.2萬公里高速公路,接近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一半,建成了6659條ETC專用車道、發展ETC用戶909萬人。聯網運行1個月以來,聯網區域內跨省ETC交易量高達1000萬輛次、交易金額6.5億元,彰顯了人們的跨區域出行需求和ETC的良好效益。
馮正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實施全國ETC聯網,是交通運輸行業智慧交通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ETC技術應用,將會加快改變現行占主導地位的人工收費模式,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時,節約管理成本,改善管理水平。
隨著全國ETC聯網的鋪開,其效用將不僅僅體現在提升收費效率上,ETC系統首次將公路管理的信息終端延伸到了車輛,架起了路與車之間專用的信息通道,實現了人、車、路的信息交互,具備了運行信息采集和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基礎。這使得路網管理有了全新的手段和平臺,將極大地促進公路交通服務轉型升級。此外,安全可靠的系統保障、以車輛為基礎單元的龐大網絡和海量的運行數據,還可為交通運輸行業在路網規劃、運行監測、出行服務等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雖然2014年我國成功實現了東中部14個省市的ETC聯網運行,但距離2015年29個省份聯網的目標還有較大的差距。“剩下的15個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基礎條件薄弱,還要做大量測試工作,技術和人員培訓都需要加強,今年將是全國ETC聯網工作的攻堅年。”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分析說。
為了確保全國ETC聯網目標實現,馮正霖表示,要充分調動收費公路經營管理單位的積極性,加大資金、技術和人力投入,集中力量對ETC車道設施、清分結算系統、客戶服務體系進行建設和全面升級改造,確保主線收費站ETC覆蓋率達到100%、匝道收費站覆蓋率超過90%、客服網點覆蓋到縣級行政區等目標任務完成。
在拓展用戶規模方面,馮正霖表示,一方面要不斷降低用戶安裝使用成本,加快發展ETC用戶規模;另一方面,ETC系統是典型的資金流、信息流結合體,要尋求優勢合作,不斷提升ETC系統服務功能和服務效率,創造更多使用便利,以此吸引發展用戶。
更多資訊閱讀請關注東方華美辦公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