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華美辦公裝修誠邀您分享最新最熱資訊
北京時間9月23日10點30分,在加拿大圣約翰市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六屆國際地質公園大會上,青海格爾木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被批準為世界地質公園。
格爾木昆侖山世界地質公園作為中國唯一的開放式世界地質公園、中國海拔最高的世界地質公園,將在保護昆侖山地質遺跡、普及地學知識、帶動高原旅游發展、弘揚昆侖文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復雜的地質構造、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景觀加上神秘的昆侖神話,昆侖山如一部永恒的史詩,記錄著近300萬年的地質變遷歷程,它以獨特的演化史形成了全球最豐富、最廣博、最珍貴的地質遺產。
依托這些地質遺跡所建的青海格爾木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以青藏線為主線,北起納赤臺,南至昆侖山口。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格爾木市境內,這里不僅有眾多的古冰川遺址,還有玉珠峰、玉虛峰等晶瑩的現代冰川和被稱為蠕動的河流的昆侖山石冰川;不僅有西大灘古地震鼓包遺跡,還有長達426公里、寬數百米的現代地震大裂縫;不僅有柔潤光潔的昆侖玉,還有清澈甘甜的納赤臺昆侖神泉……
地震震出世界最長斷裂帶
格爾木昆侖山地勢高峻,平均海拔5000米至6000米,是柴達木盆地內陸水系和長江外流水系的分水嶺,有世界第三極之稱。
2001年11月14日,在東昆侖構造帶昆侖山口西發生了8.1級強烈地震。剎那間,山崩地裂,地震地表破裂帶長達426公里,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長、最新的斷裂帶。
昆侖山口西8.1級地震遺跡,已被國際地質學界公認為研究地球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強地震機理的天然課堂,昆侖山斷裂地震遺跡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已成共識。
永久凍土區也有美麗景觀
昆侖山屬于多年凍土區,凍融物理地質現象十分明顯,有凍脹丘、冰丘、冰錐、厚層地下冰、熱融滑塌、熱融湖塘、階梯狀草坡、疙瘩狀草沼、巖屑坡、石環石玫瑰和石冰川等多年凍土地貌地質遺跡,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泥火山型冰丘和石冰川。
昆侖山第四紀冰川遺跡,完整地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巖體、搬運巖石的全過程,是中國西部古氣候變化和地質演化的歷史記錄,對研究全球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發展史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美玉神泉的發源地
昆侖玉萬寶溝位于格爾木市南西70公里納赤臺附近,礦點地處昆中斷裂南側前震旦紀隆起帶邊部,玉石礦體賦存于中元古界萬寶溝群之碳酸鹽巖組地層。區內見軟玉礦體12個,形態變化較大,多呈厚度不等的脈狀體產出。
昆侖神泉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西南約94公里的青藏公路邊,屬下古生界結晶灰巖構造巖溶水,每天流量達3萬立方米,水量大而穩定。此清泉雖處在海拔3540米高寒地區,但一年四季從不封凍,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
2002年6月,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在昆侖山雪水河北岸的一處青藏鐵路工地上發現了中石器時代人類遺跡,在這一遺跡出土了石核、石葉、石片、刮削器等170余件石器,其中以細石葉的加工最為引人注目。據考古人員推測,這一遺跡大約距今有7000年左右。
位于格木市區西北約200公里處,野牛溝巖畫蒼勁古樸。巖畫共有5組45幅,180個個體形象。據考證,這些巖畫約成于3000年前,這批巖畫形象而生動地反映了數千年前生活在昆侖山地區游牧民族生活,有著很高的史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這些寶貴的地質遺跡和人文景觀,共同組成了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獨特的魅力。
2002年6月,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在昆侖山雪水河北岸的一處青藏鐵路工地上發現了中石器時代人類遺跡,在這一遺跡出土了石核、石葉、石片、刮削器等170余件石器,其中以細石葉的加工最為引人注目。據考古人員推測,這一遺跡大約距今有7000年左右。
位于格木市區西北約200公里處,野牛溝巖畫蒼勁古樸。巖畫共有5組45幅,180個個體形象。據考證,這些巖畫約成于3000年前,這批巖畫形象而生動地反映了數千年前生活在昆侖山地區游牧民族生活,有著很高的史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這些寶貴的地質遺跡和人文景觀,共同組成了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獨特的魅力。
更多資訊閱讀請關注東方華美辦公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