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科學發展成就輝煌”十八大中外記者北京市特色項目采訪活動的最后一天,本市在中外記者非常關注的民生領域選擇了保障房項目。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住房保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鄒勁松介紹,今年本市已新開工保障房15.3萬套,已建成保障房7.7萬套,超過年初制定的7萬套目標。
昨天上午,在石景山區京原路7號保障房項目現場,鄒勁松表示,2007年至2011年,全市累計開工建設、收購各類保障房70余萬套、6000余萬平方米,已通過公開搖號配租配售、棚戶區改造等方式,解決了近50萬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保障房新開工套數占全市住房新開工套數比重已達到60%以上。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本市計劃建設、收購保障房100萬套以上。去年,超額完成新開工保障房20萬套、竣工10萬套的目標。今年全市計劃建設收購保障房16萬套,竣工7萬套。截至10月底,已累計新開工15.3萬套,完成計劃任務的95.6%,已基本建成7.7萬套,超過年初制定的7萬套目標。
鄒勁松稱,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開工公租房項目100余個、10余萬套,租賃型保障房在保障房供應總量中所占比例大大提高,已配租2.4萬套。
根據規定,公租房租金由運營單位按略低于市場租金水平確定。同時,政府根據承租家庭收入水平不同,對平均月收入低于2400元的家庭給予租金補貼,補貼分6檔:10%、25%、50%、70%、90%和95%。經過補貼后,各類承租家庭實繳租金占市場租金的4%到80%。
鄒勁松介紹,今年,本市已發行企業債券,募集資金47.5億元用于保障房建設。今年1月至9月,在京銀行機構新增保障性住房建設貸款241.83億元,獲得銀行投資信用額達上千億元。
□現場
外媒記者稱贊公租房
昨天上午,近百名中外記者來到石景山區京原路7號保障房項目現場。京原路7號保障房項目有8棟樓,為純公租房項目,將提供2436套公租房,戶型分40平方米、50平方米和60平方米3種,租金定在40元/平方米·月。
在樣板間內,歐洲華文電視臺的一名記者贊嘆說:“屋內采光、室外環境綠化都非常好,非常適合公租房人群居住。”
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新聞發言人劉志宇介紹,樓房采用蝶形設計,保證每戶在白天不同時間能接收到陽光。此外,小區還配建幼兒園、養老院、公共食堂和洗衣房。
樣板間里擺放了所有家具,進屋后,多名記者連夸“不錯”。據介紹,承租家庭可以從市保障房投資中心租賃家具,一把凳子月租金僅5元。入住時,承租家庭可根據市保障房投資中心提供的菜單,選取自己需要租賃的家具家電。
裝飾公司加盟 加盟裝修公司 裝飾加盟